•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内蒙古高校

在脱贫攻坚中彰显高校使命担当——赤峰学院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时间:2021年02月27日 信息来源:赤峰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在这场确保消除绝对贫困、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我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落实上级要求,充分发挥人才、智力、科技优势,带着情怀与责任,在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科技扶贫等领域助力,践行了大学使命与担当。

落实帮扶责任 助推地方脱贫攻坚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有关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和具体安排,我校先后定点扶助了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山东营子村、和平营子村、庄头营子村,乌敦套海镇五牌子村四个贫困村。在扶贫工作中,学校始终将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党委书记、校长以及分管校领导每年先后多次带队深入扶贫点指导推进扶贫工作,并根据扶贫点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制定了相应扶助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地措施为扶贫点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推进对口扶贫点脱贫攻坚任务有效落实。

 

校党委书记刘万虎深入扶贫点调研走访

 

校长雷德荣代表学校为扶贫点捐赠扶贫项目资金

 

“深入到农户家中,行走在田间地头”,这是我校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真实写照。2019年以来,学校共派出丁冬、李楠、李轩然、王超、王立新、王鹏、杨琦、秦海峰、刘学鹏9位干部、教师驻村帮扶。驻村期间,他们不辞辛劳,真心为民,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用脚步丈量村落嘎查小路,以行动改变乡村贫困面貌;他们驻扎村组、落实责任,走访农户、传达政策,建档立卡、帮扶贫弱,联系项目、筹措资金,防控疫情、守护生命,以担当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我校干部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从高校教学、行政岗位到驻村扶贫干部,从“象牙塔”“实验室”到“乡土间”“菜棚内”,驻村干部们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切实发挥了“宣传员、信息员、战斗员、监督员、服务员、指导员”的作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循环、走向富裕之路。

 

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

 

青年大学生在扶贫点开展志愿服务

 

同时,我校还有大批青年学生投身脱贫攻坚战场支教、支医、支农,他们把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视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把困难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当作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投入真情、倾注心血、挥洒汗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有效发挥了青年生力军作用,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评价。

物质精神“双扶贫”提振民众脱贫“精气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的根本在于转变贫困人口的思路和观念,强化脱贫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自身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依靠智慧和汗水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扶贫工作中,我校不仅高度重视物质扶贫,还高度重视精神扶贫,通过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帮助扶贫地区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校党委副书记于毅夫代表学校向扶贫点爱心超市捐款

 

一方面,学校每年都会筹措物资送到对口扶贫点,校级领导每年春节前也会亲自带队到贫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同时,学校还筹措资金帮助扶贫点建设爱心超市、打井找水,帮助扶贫点党群服务中心梳理工作思路、完善工作制度、做好宣传工作,为中心重新制作党务村务宣传展板,并种植花草美化环境。目前,学校已投入10余万元用于发放贫困户慰问金、慰问品,为扶贫点购买办公设备等,极大改善了当地党群服务工作的基础条件。

 

我校乌兰牧骑演出

 

舞狮社团精彩表演

 

离退休老干部现场写福字、送春联、书“家风”

 

另一方面,学校还结合扶贫工作进展,帮助扶贫点村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全国扶贫日期间,学校联合乌敦套海镇政府开展了乌兰牧骑下乡暨全国扶贫日主题活动,音乐学院乌兰牧骑和体育学院舞狮社团表演了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部分离退休老干部现场写福字、送春联、书“家风”,并将作品赠送给了村委会和当地村民,在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把广大师生对帮扶村民的关怀关爱带到村民中间,带动了当地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此外,学校还以党建融合为抓手,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与敖汉旗萨力巴乡党委、政府联合开展了校地共建暨“三治融合”先进典型表彰活动,大张旗鼓地选树了先进典型,提振了当地贫困百姓的脱贫“精气神”。

以教育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扶贫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为扶贫点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是高校在脱贫攻坚战中独有的优势。2020年5月,我校以“激发内生动力”为落脚点,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对定点帮扶地区贫苦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于6月份组建了师生帮扶队伍,制定了帮扶计划,建立了帮扶档案,选派专业教师、优秀大学生分别担任“导师志愿者”“爱心家教志愿者”,一对一为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课业辅导,助力贫困家庭学生成长成才。

 

实地调研定点帮扶地区贫苦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

 

在扶贫点建立“电大书屋”

 

举办扶贫讲座

 

学校还积极整合校内各方力量,广泛动员各单位、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定点帮扶地区民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继续教育学院认真落实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为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惠民工程,先后为五牌子村、萨力巴乡蒙古族小学申请建立了“电大书屋”,并捐赠了总价值20余万元的书籍;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立足专业优势,多次走进五牌子村,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就紫斑牡丹种植、农作物栽培等技术以及常用药使用、高血压防治等医疗知识进行宣传培训,“健康小课堂”“致富小讲堂”……一堂堂生动精彩、贴合实际的课程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大家学习积极性高,教育培训效果良好。

以科技扶贫带动产业发展

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作为赤峰地区唯一一所本科高校,我校立足丰富的人才、科技资源优势,突出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累计选派77位专业教师到地方担任科技特派员,在充分利用当地禀赋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上下了很大功夫,为扶贫点栽下了一棵棵“致富树”,帮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五牌子村农业种植作物单一、经济价值低,但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专业教师依然从这片土地上看到了勃勃生机。经过多番调研、考证,老师们带领村民试种了20亩紫斑牡丹试验田,这片集观赏、药用于一体的试验花田,如今长势喜人、成效显著。

 

紫斑牡丹试验田项目负责人在田里查看植物长势

 

我校专业教师在田间地头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

 

夯实脱贫攻坚的产业基础,就要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要抓紧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学校依托“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项目,相继投入10余万元帮助五牌子村发展了油用牡丹经济作物种植项目、果树种植项目,投入5万元发展了种鸭养殖项目。为形成规模化种植,发展产业化经营,提升产品附加值,2020年,学校积极争取,获批了赤峰市扶贫办产业扶贫资助立项,30万项目资金均用于五牌子村紫斑牡丹试验园种植。目前,我校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作为项目负责单位已完成了项目实施报告,计划于今年落实。

以医疗扶贫构筑“健康防线”

2020年下半年,在我校扶贫点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五牌子村小广场上,上百名村民热切等待着扶贫车辆的到来,这辆车上集结了我校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普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和超声科等科室的医疗专家。扶贫医疗专家们下车后立即分头展开义诊、培训和健康科普宣讲等工作,让村民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赤峰知名专家提供的免费医疗服务。同车还有我校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作为义诊现场的“科普宣讲员”“就医用药咨询员”,他们把课堂所学带到了牧野田畴,为村民送去了健康指导。

 

医疗专家为扶贫点村民义诊

 

送医送药下乡

 

多年来,为帮助贫困村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校充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定期组织两家附属医院和医学专家深入对口扶贫点开展医疗义诊、送医送药、疾病防护宣传等活动,将医疗送到百姓家门口,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2020年,学校共组织40余位医疗专家开展了义诊活动,现场发放医疗知识宣传手册200余本、免费提供常用药品价值16万余元,受益村民近500人。疫情期间,我校还为扶贫点送去了84消毒液、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为扶贫点村民备战春耕、加强防疫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消费扶贫助力农民增收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精神,我校将消费扶贫纳入结对帮扶工作内容。校工会把“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工作和职工福利发放工作相结合,通过在沙漠绿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定点采购大米、小米等农产品作为职工的元旦、春节等福利物资的消费扶贫方式,对五牌子村进行了帮扶。2020年8月,在校工会的组织下,万余斤爽脆沁甜的巴林右旗大板香瓜又送到了1700位教职工手中,消费扶贫再一次为扶贫产业注入了活力。

 

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此外,学校还创新消费扶贫举措,将乌敦套海镇沙漠绿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确定为工会会员慰问品采购基地,工会在基地采购教职工福利物资,采购基地每年从赢利中抽出10000元捐赠给五牌子村“爱心超市”,以此建立起持续稳定、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确保扶贫成果持续有效。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学校将聚焦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教育引导、医疗帮扶等领域积极作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基础上,以高校之力精准助力乡村振兴!(记者:迟卫华  部分素材由相关二级单位提供)

 

 

上一篇:学校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
下一篇::没有了
(作者:佚名 编辑:赤峰学院)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